在水泥球磨機的磨礦作業中,雖然轉筒磨機的機械效率和可靠性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但就能耗而言,此類設備是即為浪費的,因為礦石主要是在重復且隨機的沖擊力作用下而粉碎的,也就是說,已解離的顆粒與未解離的顆粒一起被磨碎。目前,雖針對此問題已提出多種方案,但仍無一種最佳解離方法可使球磨機內的沖擊力專施于礦粒之間的界面上。
雖然水泥球磨機的礦磨主要目的是獲得適宜單體解離度的產品,但有時即使有用礦物已基本與脈石單體解離,還需采用磨礦來增加有用礦物的表面積。這對球磨機磨礦作業后續的濕法冶金過程是極為重要的。例如,處理金礦時,磨礦之后需用氰化物溶液進行浸出,有時則在磨礦過程中加入氰化物。對于單位質量表面積大礦粒,采用浸出更為有效。在某些情況下,過磨可能是有害的,因為能耗的增加需由金回收率的提高予以補償。但在浸出一般金屬礦石時,情況并非如此,此時粗磨即可滿足要求,即僅使有用礦物表面暴露于浸出劑中即可,但通過球磨機的細磨可進一步增加金屬的浸出率。
水泥球磨機是由水平的簡體,進出料空心軸及磨頭等部分組成,簡體為長的圓筒,筒內裝有研磨體,筒體為鋼板制造,有鋼制襯板與簡體固定,研磨體一般為鋼制圓球,并按不同直徑和一定比例裝入筒中,研磨體也可用鋼段。
當筒體旋轉時,物料和磨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貼近在襯板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筒體將物料和磨球帶到一定高度,在重力作用下,磨球和物料同時下落,磨球將物料擊碎,同時物料相對襯板發生滑動摩擦,對物料產生研磨作用,從而達到粉磨物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