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磨機工作時,機中的磨球消耗量很大,約為襯板消耗量的10倍。為了補償鋼不斷磨損,保持磨機內球荷粒度基本不變,則需要定期按一定的配比補加一定數量的磨球,由于磨機中磨 球的磨損過程比較復雜,用傳統的物理實驗的方法測定磨球的工作參數,不僅造成很大的能耗和鋼耗,成本高,而且磨機的運行工況一旦發生變化,還需對其進行重新測試,時間也不允許。 對于單個磨球而言,其中球磨機的磨損是隨機的。但對于球磨機中所有磨球而言,其磨損呈現出一定的統計規律。因此,我們可以把球磨機視為一個黑箱,通過適當的仿真模型,實現對球磨 機磨損這一動態過程的計算機仿真。
建立仿真模型基本假設。
影響磨機中磨球磨損的因素很多,其磨損過程也比較復雜,故在建立其模型時,需作一些基本假設。具體是:
a)、球磨機一直運行在穩定工況;b)、磨球均為理想磨球,即參與研磨的磨球都屬于材質均勻、無破損,在同一級別中具有相同大小和重量的球體;c)、對于球磨機的尺寸、轉速、磨球 的材質、硬度等影響因素,統一在磨球穩志磨損矩陣P中集中體現出來,而不單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