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分級機中一些作相對運動的零部件,由于相接觸的表面都存在著摩擦(滑動或滾動)現象,致使零部件不斷磨損。當磨損超過一定限度時,零件間的合理配臺就遭到破壞 ,導致設備工作性能的降低或變壞,致使分級機出現故障。
正常磨損是指選礦分級機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經過長期運轉,主要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和其他正常運行條件相關的因素(溫度等),引起的零件磨損。其特點是磨損量均勻而 逐漸增加。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形成,不引起設備工作性能的過早或迅速地降低。
正常磨損的速度與下列因素有關,設備的構造特點,工作時的工藝條件,設備的操作使用與維護保養質量,檢查、修理和裝配的質量,摩擦表面的潤滑狀況,潤滑材料的選擇 ,潤滑劑的性質和品種,單位壓力的大小,零件的材質,零件加工精度和光潔度等。
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往往可以提高設備生產效率、設備的使用壽命。根據實踐總結選礦分級機磨損一般大致分為三個過程:
1、磨合階段磨損,分級機剛開始工作一段時間,設備傳動部分或者軸承之間需要磨合一段時間,才能達到正常生產效率。器件的最初不平度,最容易被損害、擦傷或磨平而延 誤正常生產效率,過來磨合期后,設備就能正常生產運行。
2、正常階段磨損,分級機磨損幾乎很小,不影響設備正常生產。在這一階段中,螺旋分級機磨損速度十分穩定,為正常磨損階段。軸承與軸頸的磨損成直線均勻地上升,與水 平線成一定角度,這時的間隙較小逐漸增大到最大的允許間隙較大。螺旋分級機的葉片上襯鐵,隨著螺旋的運轉,帶動分級機槽內沉積的礦料,所受到磨損程度最大,也是分級機 中容易更換的部件。
3、最大磨損階段,也就是分級機磨損程度達到一個最大點,長期設備磨損的積累,表面的微小裂縫長期發展,形成了比較大的脫粒、脫皮、脫塊等,破壞了潤滑油膜,使得磨 損速度急劇加快,磨損量也隨之在很短時間內達到很大的數值。這時設備極容易發生故障,需要時刻做好生產安全檢查。 選礦設備運行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這樣利于 選礦設備使用壽命。